close

12.JPG

龍田村很美,種很多甘蔗,日治時期很多日本的「季節性移民」,每年為了甘蔗漂洋過海,冬天來種甘蔗,隔年春天收成後再回日本。

1916年台東製糖株式會社在龍田村興建百戶家屋並招募永久移民,龍田村漸漸形成完整的日本移民村,為了安定遠赴異鄉開墾者的心,提供日本移民安定的力量,移民村規劃之初設有神社及官方的布教所。

▼ 龍田街腳一戶農家門上的彩繪野鹿。

1.jpg

▼ 龍田村的整齊清潔的光榮路,是當年移民村的主要道路。

2.jpg

3.jpg

鹿野神社是龍田移民村的信仰中心,也是每年主要祭典舉辦的地方,平日則是居民舉行婚禮或入伍歡送的地方。可惜,戰後神社被拆的只剩下一處基座。

4.jpg

鹿野神社是龍田村的歷史建築,詳細資料可參閱「鹿野鄉誌第十篇宗教篇第一章日治時代的宗教」。

5.jpg

鹿野神社位置就在今天龍田村民信仰中心崑慈堂右側,週邊有許多當年栽種的老樹,神社的基座後面一排高聳入天的黑松樹,就是當年留下來的。

6.jpg

7.jpg

龍田村民對於日治時期留下來的歷史建築極為保護,像光榮路上的鹿野區(庄)役場就是村民出錢出力修護完成的日式老屋。

8.jpg

9.jpg

鹿野神社是鹿野鄉公所提案,縱管處於101年起啟動復原計畫,並與在地居民討論後,決定以歷史復原手法重建鹿野神社。

10.jpg

鹿野神社由曾修護八田與一宿舍經驗的中冶顧問公司負責操刀,神社的重建極具考究,完全依照當年的工法,並自日本請來專門修護神社的「宮大工」與台灣工班一起合作,所需的日本檜木則由「水口尊」及「水口透太」父子以半價供應,前後費時二年重建完成,2015年10月28日舉行揭幕儀式,重建後的鹿野神社是台灣光復後第一座與日本人合作完成復原的神社。

11.jpg

鹿野神社的建築很簡單,僅有鳥居、手水舍、石燈籠、碎石步道、本殿等建築。

鳥居(Torii)由兩根支柱與二根橫樑構成,傳說是連接神明居住的神域與人類居住的俗世之通道,通過鳥居就進入日本神道教神的領域。

12.JPG

鹿野神社的「手水舍」位於神社旁,手水舍通常設有淨手池讓參拜者洗手和漱口,鹿野神社重建後交由鹿野鄉公所管理,目前僅供參觀並不作為祭祀之用,所以並未設有淨手池。

13.jpg

鹿野神社本殿前的石燈籠。

14.jpg

15.jpg

鹿野神社是屬伊勢神宮系統,主要祭祀「自然神」,強調人與自然的關係,因目前僅供參觀不作祭祀之用,因此鹿野神社本殿並未安置神位。

16.jpg

17.JPG

本殿的屋脊上像剪刀般的千木與平行排列的鰹魚木,完全是依當年的工法興建。

18.JPG

鹿野龍田村有很多日本移民村留下來的遺跡,隨時間流逝許多建物毀損殘破,龍田村民很有心集資修護了一些,但很多仍乏人問津無力整修,如今鹿野神社復原了,有機會走一趟鹿野龍田村,回味一下那個遙遠年代裡的製糖歲月。

19.JPG

怎麼走》

地址:鹿野鄉龍田村光榮路308號(崑慈堂右側)

GPS:22°54'18.0"N 121°07'13.8"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