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jpg

海岸山脈南端最美麗的都蘭山西麓,有一片壯觀的原始森林,被 布農族人稱為Sazasa,意指「一個甘蔗會長得高、動物會活躍、人會活得很好的一塊地」。

這片土地上有蒼鬱的原始榕林,在被世人遺忘多年後,因阿力曼及森林博物館登上媒體,而一步步解開它神秘的面紗。部落行政區屬於台東縣延平鄉鸞山村,居民以布農族為主,原居住在海拔一、二千公尺高山的內本鹿地區(現高雄桃源山區),與泰雅族人同是以狩獵為主的族群;日據時代日本人為方便管理,強迫遷村到海拔兩、三百公尺的現址。

●時空轉換 ﹣搶土地、救森林

故事要從2003年開始,在這之前,這片台灣碩果僅存的榕樹林,因開墾田園,曾以一株500元代價將原始林砍下賣給紙漿廠作原料,不能砍伐的部分,被不肖林班地承租戶鑽孔灌入劇毒農藥,讓樹林自然枯死後再焚燒滅跡。這片美麗的山林因地理風水佳,吸引財團、廟宇爭相開發,財團想闢建成渡假村,廟宇想蓋靈骨塔,族人土地在『錢財』誘因下被大舉收刮。

阿力曼眼見祖先留下來的土地即將留失,森林裡兩千棵左右的大小楠木、白榕、南榕也將不保,憂心的他開始與族人、環保人士奔走搶救土地,唯有保留土地,才能留下珍貴的森林。

為了救森林阿力曼四處籌錢,將自己的房子和土地抵押給銀行,辛辛苦苦的借了五百萬,幾度因繳不出利息被銀行摧繳,房子經歷法拍三次,孩子繳不出學費等困境。雖然欠了一屁股債,五十二歲的他不因此跌倒,在環保及善心人士的協助下,陸續買了五甲土地,土地保住了,他開始思考如何保育這片原始林及部落的未來。

2004年阿力曼獲得十幾戶布農農戶的結盟,共同合作成立「原鄉部落重建基金會」開始管理土地,他把土地捐給基金會,希望能透過「環境信託」將森林留給大家,阿力曼為這片土地取名「巴力和夏巴(Palihansiap)」,意思是所有人共同協商,提出行動方案,為土地找出保護的契機。

●鸞山風情

 在沒有路標、外人找不到入口,衛星導航也會出現空白的部落深山裡,擁有一片原始榕樹巨木群,走進森林,抬頭仰天、放眼望去,處處是驚懾與震憾。九年來,吸引七十國、十四萬人次造訪,這裡有個充滿人文、歷史與部落生態傳承的名稱叫「森林博物館」。

這是我一生旅遊台灣,心中最悸動、永遠無法忘懷的地方,它不像一般森林遊樂區有印刷精美的簡介與景點地圖,在阿力曼館長的導覽下,2012年二次體驗布農族人與森林共融共存的生活智慧,留下深刻的記憶、回憶~~~現在就憑藉這二憶,逐一介紹給大家。

『蒼鬱鸞山百年榕,枝葉茂盛頂藍天』– 天堂門

1.jpg

▲ 往森林博物館路邊的青梅園旁,三棵巨榕。

2.jpg

▲ 仰天一看,樹枝交錯,直達天際雲端,彷彿是守護著森林的天堂。

『磐根交錯地為界,子孫環抱護源頭』– 會走路的樹

3.jpg

4.jpg

▲ 百年白榕、支葉相連如章魚展開八爪般向往上伸展,直聳入天。

5.jpg

6.jpg

7.jpg

布農族人土地界線都以白榕氣根來作地標,但因白榕氣根多、長的又快,新生氣根一碰到地面,就可能長出另一株爸爸級榕樹,形成孫子級榕樹,不斷循環繁衍,樹幹像巨人的大腳(彷彿電影「魔戒」中粗大會走路的樹人),經常發生族人土地界線改變的糾紛,於是稱為「會走路的樹」(Vavakalun)。

『足登板塊交界處,遠眺縱谷賞美景』– 帝王台  

8.jpg

▲ 帝王台位於歐亞板塊(中央山脈)與菲律賓板塊(海岸山脈)造山運動交會地帶。

9.jpg

10.jpg

▲ 登上帝王台可一攬卑南溪七層河階美麗地形地貌,眺望花東縱谷、高台、初鹿牧場、利吉惡地、小黃山等美景。

『獵人舒跑迎佳賓,米酒檳榔祭祖靈』– 瞭望台

11.jpg

12.jpg

▲ 部落置高點有座瞭望台,是布農族迎賓禮〈現烤布農族木碳烤肉、獵人的舒跑、特色小米酒〉的地方。

13.jpg

14.jpg

15.jpg

▲傳統工法和建材搭建,中間可升火,可藉煙霧驅趕蚊蟲、也可減低山裡溼氣,火堆可燻烤食物,在傳統部落生活中,瞭望台是守護部落安全的重要地方。

16.jpg

▲ 布農族特色飲料獵人的舒跑〈甘蔗+肉桂+生薑〉及小米酒。

17.JPG

▲ 熱情迎賓後,透過森林銀行信用卡(米酒、檳榔),學習土地祭儀,向祖靈山神打招呼,體驗傳統布農族人利用森林資源的經驗與智慧,認識布農族如何永續利用生活的冰箱、倉庫、銀行 – 森林珍貴的文化資產的保存。

『勇闖四關生態行,磐繩而上阿凡達』– 阿凡達原鄉

18.jpg

19.jpg

▲ 勇闖四關入口。

20.jpg

▲ 山區生態體驗,跨越橫倒地上的巨木,一路攀繩而上。

21.jpg

▲ 穿過二巨石間的一線天,聽阿力曼說著布族人的幽默「只要肚子抹豬油,屁股夾緊、深呼吸就可通過一線天」。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 過了一線天,又是一段古樹參天的下坡小路。

26.jpg

▲ 最後來到三層樓高的百年巨榕,巨榕氣根盤住巨石讓主幹支葉向上延伸直達天際雲端。

27.jpg

28.jpg

▲ 就在氣喘呼呼之際,阿力曼說請大家回憶小時候爬樹情景,學習布農精神,相互扶持爬上樹梢。

29.jpg

30.jpg

31.jpg

▲ 進入阿凡達原鄉,換個角度來看看台灣的美,尋找一個入口或機會,找回各個族群在自己的土地上和生活的經驗中在地支撐的原動力。闖過這四關(好漢上坡、一線天、好漢下坡、爬樹)森林博物館的美會震撼、悸動地深印在你心中。

『柴火石灶品原鄉,有機無毒風味餐』– 布農風味餐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 體驗傳統木頭炊事,學習就地取材野菜料理。

37.jpg

38.jpg

39.jpg

▲ 品嚐布農阿嬤、媽媽古早的味道。

『八部合音種愛苗,小樹一棵永傳承』– 八部合音與種樹

40.jpg

41.jpg

42.jpg

43.jpg

44.jpg

▲ 圍成圓圈圈,學唱布農八部合音。

45.jpg

▲ 響應讓地球冷卻,種一棵小樹,保護森林,永續地球。

『齊心協力打麻糬,三心二億財滿冠』– 體驗分享

46.jpg

47.jpg

▲ 心連心打麻糬,感恩有您有我的愛。

48.jpg

49.jpg

▲ 阿力曼解說布農傳統文化,與來訪團體分享森林體驗心得,不帶走一草一木,留下二億<記憶、回憶>湧心頭。

●參訪感言

看完以上的介紹,也許您與我一樣被阿力曼的傻與真情感動,2011/09/09觀光教父嚴長壽,於聯合新聞發表一篇台東私房景點文章,嚴總裁說花東不需要阿曼,只要阿力曼,激起我開始尋找阿力曼的念頭。

直到2012年農曆年,帶一群與我經常遊花東的老友/客戶/家人計42人成行,走入森林博物館,在寒冬細雨中,經由阿力曼的解說導覽,我深刻體會出他為保存土地那種無私的大我精神,如果不是親身闖過四關爬上阿凡達原鄉,站在樹冠層的最高點,不會有如此深刻的體會。

▼ 曫山派出所前集合,聆聽阿力曼助理Long 老師行前解說。

50.JPG

51.JPG

52.JPG

53.JPG

54.JPG

阿力曼跟我說一月初成龍為新電影「十二生肖」來此取景,之後我們來尋求沒有電的智慧,沒有文字的文明,這讓我想起賽德克巴萊那句名言「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將時空環境倒轉一下,阿力曼正以另一種野蠻方式努力保存屬於布農族人的GAYA。

這是一個沒有路標的天堂,外人找不到入口,只有獲得阿力曼及祖靈的許可才能進入森林,參訪也都要求關掉手機,學習找回人與自然的關係。森林是布農族人的冰箱與倉庫,養活這片土地的人們,這些榕樹會有名字,是布農族人生命的一環。

如今有超過十四萬人參訪過,森林裡的樹都記的每個人,若問森林博物館有多大,阿力曼最常的回答是:「森林博物館沒有大門,大門就在人們心裡」,只要是願意保護土地的人,就能為土地開門,「心有多寬,森林博物館就有多大」。

森林博物館正透過每一位愛土地、愛森林,重視生活倫理的參訪人,一天一天變寬、變大中。

「心動山海情」是一個帶您體驗不同旅遊方式的網站,從人文、歷史、文化及關懷角度出發,若您與我一樣喜歡與老友/客戶/家人一起旅行,一樣的喜愛花東,那就讓我們由鸞山部落開始,串起你我許許多多共同的回憶,讓九與十一間的山海風情,豐富我們的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