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jpg

卑南溪流經山里至岩灣的河段西岸裸露出一大片的青灰色泥岩,泥岩是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碰撞擠壓產生的混同岩層。

因碰撞帶的物質都來自板塊邊界的深海沉積物,因此混同岩層中含有大量的泥岩,長年風化的泥岩地質軟弱極易受侵蝕,被雨水沖刷後形成許多的雨蝕山溝,寸草不生,不利農業耕作,地質學上對這種露出地表的特殊地形稱之為惡地。

惡地是花東縱谷南段常見的地形,沿著海岸山脈的西緣向北延展約70公里,至安通溫泉附近的樂合,露頭位在台東市北郊的利吉村,這一大片佈滿雨蝕山溝的不毛山壁,這就是台東著名的地質國寶「利吉惡地」。

▼ 利吉惡地(照片來源:1998年陳敏明拍攝,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老照片)。

2.jpg

利吉惡地位於卑南鄉利吉村,利吉村4-8鄰的利吉部落是阿美族人所建的部落,原稱「利吉利基(Ligiligi)」為懷念之意,也是「利吉」名稱的由來。

這裡的泥岩地質軟弱,乾燥時堅硬如石,遇到下雨則泥濘不堪,土石大量流失,童山濯濯,光禿一片,有如月球表面般的荒涼,因此又名利吉月世界,是台灣特有的地質景觀。

▼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利吉村修建景觀台,可欣賞利吉惡地特殊地質、小黃山及利吉大橋。

3.jpg

4.jpg

5.jpg

6.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 利吉惡地涼亭欣賞筆直的小黃山。

14.jpg

▼ 利吉惡地涼亭遠眺立吉大橋,遠處高塔為號稱台東101的中華電信塔。

15.jpg

16.jpg

17.jpg

站在利吉村主要聯外橋樑「利吉大橋」上,可欣賞這片台灣特有的美麗荒原。

另一個觀賞點為利吉大橋旁的卑南大圳親水公園,這裡可以觀賞卑南溪兩端遙遙相望的利吉惡地與小黃山。

卑南大圳親水公園是台東農田水利會,利用卑南大圳水利用地,加強綠美化及休憩設施修建而成,除可遠眺利吉惡地、小黃山等著名景點外,並有大型水車、親水池及鐵馬車道等多樣設施,來此可享受荒原與閒適農村並存的不同風情。 

▼ 利吉大橋橫跨卑南溪下游,左上方切割中央山脈形成筆直的小黃山,溪谷兩側為利吉村民開闢的農田(照片來源:1998年陳敏明拍攝,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老照片)。

18.jpg

▼ 利吉大橋盡頭為台灣特有的美麗荒原利吉惡地。

18-1.jpg

26.jpg

▼ 卑南大圳親水公園可遠眺利吉惡地,一覽荒原與農村風情。

19.jpg

20.jpg

▼ 鐵馬道。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 別墅造形的台東農田水利會工作站。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卑南溪是台東第一大溪,流經台東市、卑南鄉、延平鄉、鹿野鄉、關山鎮、海端鄉、池上鄉等七個鄉鎮,流域面積約有1,603.21平方公里,日本人引卑南溪溪水灌溉台東平原,造就了台東的富庶。

卑南溪是台東大地之母,就在她臨去秋波奔向大海之際,南端的出海口處,千百年來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不斷的堆疊運動,形成了利吉惡地與小黃山遙遙相望,山水相互爭輝的特殊美景。

時間不停的在運轉,二大板塊也不曾停止擠壓堆疊,望著寸草不生的惡地,溪谷旁綠草如茵的親水公園,這天地間的奧妙,千年亙古不停的淬鍊著。

如果有機會去台東,不管搭火車或開車,走一趟利吉惡地,放慢腳步,讓孤傲寂寞的卑南幻境,在時間的滴流裡緩緩堆積,享受台東獨有的荒野寄情。

▼ 壯闊的卑南溪谷,右側筆直的小黃山綿延四公里的尖壁地形,被稱譽為台東赤壁 (照片來源:1998年陳敏明拍攝,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老照片)。

38.jpg

▼ 台東大地之母,卑南大圳入水口,卑南溪水灌溉台東平原,造就了台東的富庶。

39.jpg

▼ 卑南溪出海口二大板塊不斷的堆疊,形成小黃山與利吉惡地遠隔相望,山水相互爭輝美景。

40.jpg

▼ 親水公園親水池,遠處觀景平台可正面欣賞利吉惡地。

41.jpg

▼ 溪谷旁綠草如茵的親水公園,千百年來天地間的奧妙近在眼前。

42.jpg

▼ 親水公園綠樹巨石間遠眺台東101大樓(中華電信塔)。

43.jpg

44.jpg

▼ 放慢腳步,親水公園觀景平台前體驗卑南幻境,享受台東獨有的荒野寄情。

45-1.jpg

46.jpg

47.jpg

48.jpg

4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